首页 >文渊(小学版) 2025年-2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21

    任务情境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用实践探究

    作者:葛璐页码:61-63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各个学段深入实施,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正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有效整合,强调知识之间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从而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任务情境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应用实践,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2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指导策略探究

    作者:覃丹页码:64-66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对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尤为重要的内容,阅读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的直接途径,也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合理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写能力。以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夯实学生语文的阅读基础,实现读中学写、以读促写的目的,以此为学生更高层次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阐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作用,并提出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 23

    增值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运用

    作者:赖芸芳页码:67-69

    摘要:增值性评价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要如何实施,结合实践中运用情况,论述增值性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从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理解力、语文运用能力,语文思考能力这四个方面看具体实施过程,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分析运用过程,为增值性评价的教学运用提供参考。

  • 24

    探析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雷丹页码:70-72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且深入地影响着教育行业,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领域。它所带来的变革和创新,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积极影响和严峻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优化方案,旨在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而全面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 25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

    作者:包苏牙拉页码:73-75

    摘要:本研究聚焦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策略。通过对相关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分析,阐述了情境创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与记忆方面的重要性。文中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及课堂观察等方法,探讨了多种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如运用多媒体呈现生动画面、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引入历史文化背景等。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情境创设能够显著提升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审美素养,优化教学效果。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师对情境把握的精准度和教学资源的有限性。未来,需进一步探索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情境创设途径,以推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 26

    基于“快乐读书吧”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作者:梁娇秀页码:76-78

    摘要:研究目的是在“愉快地阅读”的基础上建构与实践小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培养。该教学模式着重于以学生为核心,强调阅读体验的重要性,并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导读课,推进课以及展示交流课三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指导深入阅读以促进知识内化共享。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与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 27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篇课文教学策略

    作者:王兰姣页码:79-81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正在持续的教改浪潮推动下,步入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时期。学习任务群作为新课标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开辟广阔创新空间的同时,也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倡导任务导向,鼓励学生深入文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实现内化知识、迁移能力。这一理念的引入,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使小学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亮点,同时,学习任务群的实施也为促进教师不断发展专业素养的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灵活的教学设计框架。

  • 28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路径探索

    作者:艾易珍页码:82-84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阵地,更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举措。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思辨场景,带领学生开展思辨性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加入专注的思考与理性的判断,从而透彻理解文本的深层思想与语言的独到之处,实现语文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本文对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的教学路径展开探索,旨在提升阅读教学的育人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9

    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童栖云页码:85-87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被认为是小学生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并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对于实现小学生减负目标至关重要。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引导学生多元合作与学习,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开展自主学习和深度思考,这种教学方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还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对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给予学生更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30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作者:曹宁页码:88-90

    摘要:本文探讨了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理论基础、实践策略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文章指出,读写结合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能够促进学生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及文化传承等能力的提升。文章基于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习得理论,提出了精选阅读材料、注重阅读指导、强化写作训练及融合读写活动等实践策略。同时,分析了读写结合教学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本文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读写结合教学的参考和指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