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渊(小学版) 2020年-7期
文献列表封面/目录/封底页评论
  • 41

    职业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对策

    作者:黄晓强页码:23-23

    摘要:在高职院校领域,辅导员所具有的职能比较突出,在学生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综合办学、教学能力,需要加强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培养与提升。并结合当前所存在的发展挑战,提出科学的解决策略。从而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综合征专业化水平,以此为助力规范开展日常的办学和教学工作。

  • 42

    互联网时代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作者:黄明明页码:24-24

    摘要:现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其支持,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思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其发展也应做到与时俱进。高职教育工作中除了要做到职业教育与时代同步发展,思政教育也不容忽视,坚持高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研究,探索互联网时代高职思政课程实践教学实践改革的新路径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此次研究则围绕互联网时代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展开。

  • 43

    高职高专院校利用校园媒体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研究

    作者:张 爽高松林页码:24-24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疾病治愈率也得到极大提升,人们除了要做好身体保健外,还要多多关注心理健康,有专家指出心理疾病对人身体造成的伤害不亚于癌症,特别是学生群体,他们面临着学业和就业双重压力,心理素质较差,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排解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对此,高职高专教师应重视起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结合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广泛利用校园媒体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我国高职大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 4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渗透策略

    作者:刘 文页码:25-25

    摘要:随着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属于学前教育机构,主要针对三到六岁幼儿开展统一的德育、智育培养活动,为幼儿身体、智力、心理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幼儿教育是教学体制的基础内容,影响着幼儿的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文章主要分析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渗透策略。

  • 45

    新课改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创设情境策略

    作者:邱 园页码:25-25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持续增加,教育界越来越关注这一问题,但我国心理健康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幼儿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学前教育工作者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给予科学的教育,就必须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相应的渗透策略。

  • 46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的有效研究

    作者:申家全页码:26-26

    摘要:在当前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的步伐中,德育教育俨然成为当今教育界所关注的焦点。身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学生个人品格及人生道德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段的德育教育将对学生未来学习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的目标要求,将小学德育有效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 47

    行为规范,立德树人——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作者:安 娜页码:26-26

    摘要: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作为各国竞争的主要竞争力,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成为各国争抢的竞争资源之一。根据这种现实背景,我国十分看重高中学生的教育培养,同时通过让班主任教师利用德育教学模式对高中生开展素质与品德教育我国政府开始对高中生的德育工作,进行重点关注。怎样使高中的德育教育变得越来越好,已经变成了目前迫切需待完善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阐述当下学生德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以当下高中时期的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讨论。

  • 48

    加强家校合作共育,构建小学德育班本课程

    作者:杨雪瑶页码:27-27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背景下,我国人民的基本素质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小学德育教学应该接受全面的改革,作为班主任应该构建良好的小学德育班本课程,同时班主任也要结合家校合作模式,使小学德育班本课程的开展能够发挥出更好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加强家校合作共育的情况下如何构建小学德育班本课程,促进小学德育班本课程教学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的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

  • 49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作者:樊发政页码:27-27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下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德育是课程学习中的核心,学生只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才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人文关怀情怀的学科,当中蕴含的教育思想,能够间接的培养学生的德育发展。随着课程教学的不断变化,在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教学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特点来培养,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 50

    基于家校合作视角下初中生物德育教育策略分析

    作者:王立国页码:28-28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要立足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生物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初中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及理解,为培养初中生生物核心素养打下良好基础。本文探讨了家校合作视角下初中生物德育教育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及借鉴。